云峰博士 李虞峰博士 |
云峰
"骨干計劃"團隊帶頭人
大功率LED綠色能源基礎研發技術孵化
個人介紹
——————————————————
博士,“骨干計劃”國家特聘專家,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自1987年起在中科院、清華大學、日本、美國從事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和技術開發,有30年的學術科研經驗,在氮化鎵材料和器件的基礎研究領域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享有國際聲譽。在美國和日本大學期間,作為課題負責人或主研人員承擔了多項關于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的重大項目,得到包括日本文部省重點研究計劃、美國聯邦政府自然科學基金(NSF),美國能源部項目(DOE)、海軍研究項目(ONR)和空軍科學研究項目(AFOSR)在內的經費支持,參與起草美國著名的DURINT項目的白皮書、項目論證、實施和評審會。
國家創新、創業平臺評審專家、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固態照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博士指導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信息光子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863”先進制造領域總體專家組成員、中國大百科全書信息材料學科編委、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寬禁帶半導體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西安市留學人員聯誼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政府領導直接聯系專家。
雄厚的研發基礎
——————————————————
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固態照明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光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電子物理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研發平臺在中科院院士、光電子領域學術泰斗侯洵教授的關懷和指導下,投入三千萬元搭建了國際一流的實驗平臺,集聚了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培養了一批青年科研骨干和朝氣蓬勃的博碩士生后備力量,在第三代半導體光電材料和器件領域做了大量國際一流的工作,發表多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文,授權和受理的發明專利總數35件。研發平臺主持了三項國家“863”重大項目課題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內容涵蓋LED核心工藝技術、(深)紫外材料和LED器件。研發平臺具備從第三代半導體光電材料外延設計、器件工藝、熒光粉工藝、材料和器件測試、一直到可靠性評估等一整套科研資源和設備。研發平臺針對紫外光電子器件,特別是紫外LED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實現了從材料到器件的核心技術的積累和突破,儲備了可持續發展的研發能力,為產業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擁有產業化實施的豐富經驗
——————————————————
自2012年起,云峰教授在省委省政府和西安交大的共同推進下,開展產學研合作。2013年6月產線打通,產品點亮,2014年6月完成技術成果和產品鑒定。云峰教授領導了從建設到工藝打通再到量產的全過程。產線全面實行ISO9001質量管理,產品成熟度高、成品率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實現良品率85%以上;1W垂直結構藍光裸芯產品輸出功率480mW,電壓3.1V,性能指標和國際著名LED大廠相當,屬行業先進水平;1W垂直結構390nm波段紫光裸芯試產樣品輸出功率420 mW,電壓3.3V,技術優勢和產品指標得到同行高度認可。
2011年中科院院士侯洵牽頭的技術先進性論證報告,2014年中科院院士郝躍和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聯盟秘書長關白玉牽頭,復旦大學教授方志烈和行業專家參加的產品技術鑒定會均認為,該項目實現了藍寶石襯底上大功率垂直結構LED芯片核心技術在中國的首次產業化,破解了國內半導體照明行業的關鍵性、共同性的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功能型照明芯片的空白。產品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李虞峰
博士、研究員
個人介紹
——————————————————
李虞鋒博士是西安交通大學研究員,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美國Rensselaer 理工博士,美國耶魯大學訪問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選者,十大學術新人。曾作為骨干成員參與了多項美國國防部、能源部、空軍實驗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目前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發課題。
研究方向
——————————————————
李虞鋒博士采用納米圖案化襯底技術和非極性同質外延生長技術的研究為解決“Green GaP”這一世界難題提供了嶄新的方向,工業界和媒體對該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美國企業工作期間設計并制造了全球首款圓形最大尺寸(14mm2)高功率單芯LED,一舉解決了傳統LED芯片跟二次出光系統的光學耦合效率問題,得到國際媒體高度評價。Yahoo Finance (“雅虎金融”)報道了產業化成果,稱之為“Revolutionary Innovation”。李虞鋒博士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他引500多次,國內外專利授權7項,并長期受邀擔任若干國際期刊審稿人。
項目簡介
——————————————————
本項目產品是國內首創的AlGaN基大尺寸、高功率、垂直結構紫外LED芯片。采用激光剝離技術、納米技術、圖案化襯底技術等,生產單顆輸入電功率1W至9W的垂直結構紫光LED芯片。單顆芯片(如9mm2)能夠提供超大光輸出功率,高出小芯片2-3個數量級。該產品具有高etendue(單位面積亮度)、高可靠性、封裝成本更低等特點。適合白色家電殺菌消毒,紫外固化,醫療領域,現代農業照明等中高集成度、高亮度紫外光源的特殊產品需求。不僅如此,將大尺寸芯片的特殊結構跟本團隊獨有的納米和微米工藝相結合,產品還實現了對光形和遠場分布的調控,以適合不同的終端產品細分市場,同時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將二次光學元件成本轉嫁到芯片本身,大幅降低燈具系統的成本。價格是同類進口高端紫外LED芯片的一半,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